当前位置: 小笋芽 > 考试报名 > > 正文

哪些省份实行“3+3”新高考模式?

2025-04-12 0条评论

今天小笋芽给大家带来有关2024辽宁高考语文的内容,以下关于哪些省份实行“3+3”新高考模式?的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哪些省份实行“3+3”新高考模式?

哪些省份实行“3+3”新高考模式?

截至2022年,已有21省市分4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新高考

1、有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有两门限选科目,分别为物理、历史;有4门任选科目,包括化学、生物、政治、地理; 

2、考生需要考三门必考科目,在两门限选科目中选择一门,4门任选科目中选择两门; 

3、语文数学外语每一门满分150分,其余每门满分100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的分数计入总分,任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的方法,将分数折算后加入到总分。

新高考改革方案介绍:根据目前已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来看,大体上分为两种形式,即“3+3”以及“3+1+2”的模式。但在这两种模式之下,针对考试科目的选择与搭配,各省市又有不同的要求,并由此衍生出数十种排列组合方式可供大家选择。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附:3+1+2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高考总分750分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新在哪

选科模式 

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大变化就是选科,传统高考以数理化、政史地划分文理科目,考生只能在这两个组合种做出选择,但是新高考改革采取“3+1+2”的选科组合,考生可以在选定物理或者历史的条件下自由选择另外两科,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2种组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擅长科目做搭配。

录取机制:两依据一参考  传统高考录取依据为高考成绩,但是新高考改革则依据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统一高考成绩:就是指3+1+2的考试成绩,前面3是语文数学外语,后面是考生选择物理或者历史以及其他选考科目。  选考成绩:相当于高考,考试时间初步定在6月份。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部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体育成绩等)、艺术素养(艺术特长发展等)和社会实践。

赋分机制,排名竞争  新高考”3+1+2“模式分值计算:  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省市制定的等级赋分方案五等级一分一档制度,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的原始分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比例约为15%,35%,35%,13%,2%,最低赋分为30分,最高100分。也就是说,考生即使交白卷,按照名次也有30分的成绩。

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附六十四篇高考必背古诗文

语文考试中,想必最让各位考生头疼的就是古诗文的背诵了吧,不管是初中学还是高中学的,都在考试范围内。本期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六十四篇高考必备古诗文,各位考生可参照复习。

一、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高考语文各省要求的背诵篇目是不一样的,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省2021年首次实行新高考,2019年入学的同学将在2022年参加高考,同样是新高考。

2022年高考的广东考生 适用于“第三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中使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即用的是旧教材,参加的是新高考, 背诵篇目依然是64篇 ,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级推荐篇目50篇和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推荐篇目14篇,这些篇目来源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

各省2022年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数量如下:

河北、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64篇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58篇

辽宁:60篇

此外在2021年安徽、黑龙江、甘肃、吉林、江西、吉林、贵州等6省份也将从2021秋季入学开始实行新高考,即2024年首次新高考,所以这些省份2022届的考生仍然是分文理科,可以按照以前的要求去复习。

二、六十四篇高考必背古诗文

适用于河北、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2021年首次实行新高考的省份。六十四篇高考必背古诗文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中十四篇

1.《劝学》 荀子

2.《逍遥游》庄子

3.《师说》韩愈

4.《阿房宫赋》杜牧

5.《赤壁赋》苏轼

6.《诗经·氓》

7.《蜀道难》李白

8.《登高》杜甫

9.《琵琶行》

10.《锦瑟》李商隐

11.《虞美人》李煜

12.《念奴娇》苏轼

13.《永遇乐》辛弃疾

14.《离骚》(节选)屈原

第二部分:初中五十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潜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3.《使至塞上》王维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己亥杂诗》龚自珍

版权声明

标签:

我们需要您来参与下,来添加一个评论吧(●'◡'●)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介绍

小笋芽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搜索
同类文章
随机tag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