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试题
2025-06-27 0条评论
小笋芽带大家认识并深入了解教师考试试题,希望能帮你解决当下所遇到的难题。
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试题

一、新课程理论部分(20分)
( 一 )、填空。(16分,每空0.5分)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_,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_、_、_,构建符合__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分别是:课程功能、_、_、_、_、_。
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转变学生的_。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_、学习_、学习_、学习_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所以,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_观、_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
3、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_、_、_的过程。
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_者;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_者,也是新课程的_者和_者。
5、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__、教师__ 和课程_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_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6、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_的人,学生是具有_的人。
( 二 )、简答:(4分)
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二、专业知识部分(80分)
( 一 )、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 、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 、_ 、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它是根据_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 、__ 、_ 、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_和_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 二 )、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 三 )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 四 )、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大概就是这样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教师考试综合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2、终身 教育 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 B、罗杰斯 C、索尔蒂斯 D、布鲁纳
3、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建构主义 D、新行为主义
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 B、学习 C、强化 D、巩固
6、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霍尔 B、高尔顿 C、洛克 D、华生
7、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8、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 逻辑思维 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
9、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A、中学教育目的 B、中学教育目标
C、中学教育原则 D、中学教育内容
1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 方法 ,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1、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2、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
A、80 B、60 C、85 D、90
13、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 )。
A、早期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4、“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 )
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
15、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 B、人和动物 C、动物 D、 儿童
1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7、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8、脑由()等部分组成( )。
A、脑干 B、间脑 C、大脑 D、小脑
1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感知
2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
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同化
22、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执行成分 B、认识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志成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3、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24、京师大学堂创办于__年。
2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26、讲授法主要是以_的形式向学生传授。
27、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__和的反映。
28、思维的基本过程是_和。
29、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_或__状态。
30、同化是人的一种_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_中,构成自身的新的知识系统。
31、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_、_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认知方式。
32、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__和_两种形式。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33、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是法国。( )
3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韩愈提出的。( )
3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36、马斯洛认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
37、有意注意是在人类 社会实践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
38、当问题存在着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集中思维。( )
39、陈述性知识主要以概念、产生式的形式表征。( )
40、教师取消全程监控的方式以后,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保持,这是一种正强化。(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41、课程
42、道尔顿制
43、想象
44、同化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45、请列举提高学生 记忆力 的策略。
46、发现学习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7、简述心理和行为的关系。
48、简述男孩和女孩表现在心理方面的性别差异。
49、简述班级教学的主要特点。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50、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 报告 ”,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51、小张老师是初一(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一(1)班的讲台。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乱。
请试用备课的有关知识分析张老师的失误。
下一页更多有关“教师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
版权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转载请注明来自,本文标题:小学科学教师考试试题
本文地址:https://www.xsunya.com/chaxun/13504.html
标签:
- 本站介绍
-
小笋芽提供全国考试报名时间、考试政策解读及备考资料,涵盖公务员、教师资格、职业资格等考试资讯,同步分享职场工作总结模板与学习经验,助考生高效规划备考,一站式解决考试全周期需求。
- 搜索
-
- 同类文章
-
- 最新文章
- 热门文章
- 随机阅读
- 随机tag
- 友情链接
-